将想法快速转化为获胜设计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特殊时期一大批医务工编辑逆行而上,奋战一线。与此同时,各地物资告急,不断传来的求援信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疫情之下物资的迫切直接关系着一线医务工编辑的生命安全和工作开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收到医院发出的“护目镜”需求后,学院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快速制造部迅速响应,为抗击疫情立马展开了自己特有的行动,利用3D打印技术当天就做出样品。澳门十大赌场平台UnionTech 3D打印为项目提供了最强有力技术的支撑。
面对这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役,民进会员、上海大学机自学院的华子恺副教授是最早开始行动的人之一。华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平时一直致力于医疗器械方面的研发与应用。出于专业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早在2020年1月28日,他就已经开始针对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利用澳门十大赌场平台UnionTech3D打印设备AME 450Pro快速开发并制作面屏、护目镜等防护用具。AME 450Pro 3D打印设备是国内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代表作,采用了可变光斑技术,具有高速扫描、高效率,打印速度快的特,可提升效率到400%,且设备稳定均衡。此次护目镜项目需求迫在眉睫,AME 450Pro在本次项目中发挥了最大的时效性,为防疫工作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
华教授先容,2月1日接到“护目镜”3D打印加工要求后连夜联系上海大学工程技术中心打印了护目镜样品,经过试戴之后,进一步修改了模型参数。从模型设计到打印,再经试戴到精修参数,数据经过反复测试修改最终定型,2月2日开始小批量生产。但实验室产能有限,为了尽可能的多做几套,从2月3日开始两班倒,3D打印设备24小时开机,目前已交付8副护目镜。此外,师生们还设计了护目面屏组合体与负压隔离罩,相关生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护目镜的打印过程中,团队成员尝试了不同打印材料与成型方法,最终选用了光敏树脂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进行打印,快速开发并制作的简易面屏、护目镜等防护用具。2月3日,第一批护目镜已经送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供一般门诊医护人员备用。后续工艺继续改进中,实现护目镜与面屏的结合,供部分医护人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效仿制作。
华子恺不断开发护目镜和面屏,成品第一时间送到医院供一般门诊医护人员备用
在此过程中,华授还自掏腰包,积极联系复工的企业生产部分工业用护目镜和面罩,送给医院一般科室的医生进行防护。组织问他是否需要募捐支撑时,他一番真诚朴实的话语令人感动:“大家目前做的一些产品可能还达不到感染科医护人员需要的医疗器械的标准,无法大规模生产,募捐暂时还不需要,但大家想通过大家的常识和技术献计献策,不断想办法,通过模型完善和信息共享,为产品进一步的研发使用争取时间,为解决医护人员的燃眉之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大家也想传递一些必胜的信念和正能量,让医护人员知道,在前线打仗的他们并不孤单,还有很多人在进行源源不断的支撑。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疫魔凶险,这些暖心令人心安!
“不能让医生不论生死,不计报酬,要想办法。大家不是医护人员,但是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特长,做些不一样的社会服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家可以在坚守好自己职责的基础上,积极想办法,传播正能量,为抗击疫情发出自己的最强音。”这是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师生的由衷之言。
一个企业内部会议决定背后,是整个产销链条的启动,在这条连动疫情物资供给的链条上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小人物”,他们和无数个 “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和付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场疫情凝聚了当代国人的心,也让大家看到中国企业的担当,大家坚信春暖花开时,终将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材料
优联智造云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